根據中央及省委精神,結合我校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外國語學院在2014年夏季學期認真組織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旨在以此為契機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4年7月15日上午,外國語學院本科生輔導員王晗、董清源帶領學院學生黨員、部分學生幹部50人赴中國工業博物館進行了參觀學習。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對原鑄造博物館改擴建而成,由省、市、區政府聯建的目前國内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博物館,共建有十個展館,分别是通史館、機床館、鑄造館、冶金館、重裝館、汽車館、機電館、香港館、車模館和鐵西館。
工業與文明,機械與汽車,每個現代文明的建造都不能沒有工業,中國工業博物館恰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為我們展現出我國工業輝煌而偉大的曆史。進入展館大廳,是一幅巨大的銅質浮雕,場面宏大,氣勢不凡,以生産為背景,以工人群體為雕像,朝氣蓬勃,栩栩如生。中國工業博物館擁有數量巨大的館藏,這些文物恰如一段段曆史的縮影,展現出我國工業發展,尤其是鐵西工業發展的艱苦曆程。通過講解員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鐵西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獲得多個國家級示範區、典型區稱号。值得一提的是,鐵西區在引領我國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傳承工業文明、弘揚工業文化,為我們青年一代提供了寶貴的精神品質。
通過此次參觀活動,使青年學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進一步了解國情,親身感受改革開放以來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大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蘊涵着機遇,明天充滿着挑戰。近距離的感受中國工業發展的進程,讓大家體悟到豐厚的工業文明和發展潛力,并将這種堅忍不拔的工人精神内化為強大的推動力,為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