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外國語學院利用騰訊會議線上形式召開了課程思政專題研讨工作坊,本次工作坊主要對學院課程思政經驗進行交流分享,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馬明陽主持,學院近70位教師參會。
本次工作坊分别邀請了俄語系顧宏哲、英語系唐明及學院院長劉熠3位老師進行了課程思政經驗分享。
顧宏哲老師結合上學期參加學校課程思政大賽的感受談起,她認為最初自己機械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帶入到專業課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接受程度有限,經過假期的反思及在新學期新課程中的實踐,她認為導入周圍與生活、工作相關的實例,特别是疫情期間周圍感人奮進的事例,轉變授課方式,最終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唐明老師自身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感興趣,并且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他利用語言與文化融合的特性,在授課中深入淺出地将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跨文化交際課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在專業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劉熠院長則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講解了課程思政的由來、内涵及必要性,使教師們從根本上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劉院長的報告既有理論高度同時又列舉了身邊發生的多個簡單事例,将語言學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機結合,達到了課程思政的良好效果。同時,劉院長還強調了課程思政對外語教師職業及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馬明陽書記分别對以上幾位教師的報告進行了深入的點評,他最後強調課程思政應該作為貫徹高校立德樹人的切入點,全體教師都應該提高認識,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他指出通過幾位老師的全面講述和實例分析,老師們應該對課程思政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更加明确了課程内容安排及教學目标。今後學院将繼續開展課程思政經驗交流會,邀請更多的老師進行教學分享,從而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向縱深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