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院概況  機構設置  師資隊伍  黨建工會  學生專欄  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院快訊  資料下載  校友家園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通知公告 
學院快訊
當前位置: 首頁>>學院快訊>>學院新聞>>正文
 
外國語學院和話語研究中心邀請劉毅教授為師生做“蒲華講壇”第四期講座
2020-07-13     (點擊: )

2020年7月10日19時,深圳大學劉毅教授應邀,通過在線會議平台為我院師生做了題為“從‘路’的隐喻探尋新中國話語演變的軌迹”的主題講座。

    微信圖片_20200710200008

專家簡介

劉毅教授是遼甯大學學士、碩士,中山大學語言學博士,現為深圳大學英語教授,韓禮德國際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功能語言學年度評論》編委。研究領域為系統功能語言學與外語課堂教學。主持完成一項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一項全國社科子項目、一項廣東省社科“十五”規劃項目及一項深圳市語委項目。他主講的“當代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課程榮獲深圳大學研究生Seminar示範課程。主要著作為《讀寫教學法在高校實施的案例研究》,發表“試論英語課程标準框架下教師的角色定位”、“關于高校外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等多篇中英文論文,并在海外出版《三十六計》、《中國通史》等漢譯英著作7部。

本次講座劉毅教授以“路”、“道路”的隐喻為例分析新中國話語演變的軌迹。隐喻在人類經驗的結構中至關重要。許多基本詞彙的意義均與隐喻過程相關。在中國政治話語中,隐喻的作用尤為突出。講座以“路”與“道路”的隐喻意義變遷為例,從Maton的合法性語碼理論視角,揭示和分析我國各個發展階段道路隐喻不同的語碼特征,勾勒新中國70年政治話語演變軌迹。

劉毅教授首先以親切的“學長”身份,向大家講述學生時代的趣事,在溫暖的往事中回憶在遼甯大學的美好經曆,更以一首充滿浪漫感懷的詩歌,抒發了劉教授對遼甯大學懷念之情的同時,也拉近了其和師生間的距離。

劉教授從“隐喻”的概念和類型入手,向大家闡述了政治話語分析的五個維度,進而引出隐喻在政治話語中的功能,劉教授分别用具體的例子和風趣的名人故事向師生們闡釋了這個問題。接下來,劉教授向大家講授了合法性語碼理論的相關内容,并向大家分享了豐富的網絡資源。劉教授以自主性語碼為主要内容,從位置自主和關系自主兩個方面入手,引出投射語碼、自洽語碼、域外語碼以及融入語碼的概念,更是以“暗送秋波”等等通俗易懂的例子闡釋了其中的相互關系,使同學們受益匪淺,對這些專業術語和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着時間的流逝,劉教授的講座也迎來了最精彩的部分,劉教授不僅解釋了“道路”的本義和隐喻,更通過各類數據收集的結果向大家展示了“道路”在政治生活中的使用的例子和頻次,闡釋了其政治隐喻意義,包括“道路問題”“社會主義道路”“修正主義道路”等等,劉教授靈活運用各類數據,深入淺出的講解了“道路”一詞被引用的場景和其意義,讓師生們對“道路”在我國各個發展階段隐喻不同的語碼特征有了更深的學習和了解。

 

 

 

 

打印    收藏
上一條:外國語學院劉熠教授獲批教育部第十批“中國外語教育基金”項目重點課題
下一條:外國語學院獲批2020年度遼甯省教育廳科學研究經費項目(社科類)立項名單
關閉窗口

Copyright@:太阳网集团8722-2138com太阳集团·版权所有  地址: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南大街58号
電話:024-62602335  郵編:110136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