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院概況  機構設置  師資隊伍  黨建工會  學生專欄  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院快訊  資料下載  校友家園 
遼大故事
 遼大故事 
 校友風采 
校友家園
當前位置: 首頁>>校友家園>>遼大故事>>正文
 
十年初心不忘 愛你永不止息
2021-03-25     (點擊: )

遼大之于我的初印象是那寬廣雄偉的蒲河校門,十年前的我,第一次踏入這“天遼地大”的校門。

很多人都曾問我:“當初為什麼選遼大?”我常笑而不答。

想當年高考報志願的時候,班主任和學年教務主任都來找我,苦口婆心地勸我:“以你的成績,起碼要報幾個北京的高校,拼一拼。”看看别人的志願表都填的滿滿登登,真的很少有人固執如我,隻寫了兩行:一行是遼大德語系,一行是大外德語系。

我怒怼老師:“遼大有什麼不好呢?”

“沒人說遼大不好!”

是的,沒聽人說遼大不好,但很多人卻認為我高考沒考好。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我就這樣在高中老師一緻認為我“自毀前程”的一意孤行下,入了家鄉的遼大。每次回家,我都大包小裹,坐兩個來小時公交車,從沈陽城的最北到最南,一趟下來有如二萬五千裡長征,也不亞于去外地上學的奔波辛苦了。

現在追憶十年前上大學的經曆,真的有很多記憶已經模糊了。還記得班上起初是25名同學,兩名男生可謂稀寶,後來一名女生到美國留學,剩下我們24人并肩作戰。我們德語的啟蒙老師是張雯婧老師,她總是那麼認真,記得她教我們語音的時候,遇到那非常難發的字母Ö時,她特意走到我們身邊,仔細聽我們初學者古怪搞笑的發音,糾正每個學生的口型和發音問題,真的很感謝她!

當然,對于遼大德語系曾為我們授業解惑的每一位老師,我都滿心感激。感謝張雯婧、李紅雲老師激發起我們學德語的巨大熱情與濃厚興趣,幫我們打好基礎;感謝曾哲老師的外台和口譯課,提高了我們德語實際運用的能力;感謝系主任張繼雲老師帶我們敲開德國文學的大門,探尋文學啟示人生的真谛;也感謝趙洪彥老師經常舉辦讀書會,讓我們在課餘時間開闊眼界;也感謝于濤老師對我們的耐心,能容忍我們作課堂報告時的長篇大論,并為我們的畢業論文悉心指導;還要感謝AntjeLisaStephan三位外教老師的敬業負責。

總之,這短短二百字真說不清我内心的感激,我也深知,這短短的兩千字也根本道不完我對母校遼大和遼大德語系的深深眷戀!

身為2008級遼大德語系的老學姐,我真的很榮幸能一路走來,見證遼大德語系這十多年的發展曆程。前一陣子,還看到微信群裡各屆師生都為德語系未來的發展獻計獻策,我真的非常高興!每個小夥伴都那麼坦誠,直言自己的學習問題、建議和需求,我相信,這樣的同心同力一定會使我們德語系更加壯大!遼大德語系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積極努力的整體。畢業後,或出國、或讀研、或工作,無論哪條路,同門師兄妹都在執着奮鬥,學以緻用,非常值得欣慰。

我畢業後,有幸走上保研的路,如今又回到家鄉工作,我無怨無悔、滿懷感激。當初那麼多人不看好我的高考志願,但我從不後悔!我不後悔選擇遼大,不後悔選擇家鄉的遼大!我也滿心感激生命中能有機會保送到北京讀研究生并到德國精英大學訪學,在結束了兩年北漂生活後,又毅然決然回到家鄉沈陽工作,我更無怨無悔。人生正是選擇與機遇的奇妙組合。

都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但究竟為何?其實,熟悉的地方甚至有那更美的景緻,但為什麼人常視而不見?遼大就是家鄉的風景,但為什麼當初很多人都勸我要離開故土呢?

我承認,山外有山;我承認,有比遼大更好的學府,有比家鄉更好的地方。但什麼是“更好”呢?有多少時候,我們追求這“更好”的地方,其實隻是自卑地貪圖虛榮,就像曾在北京漂泊的我,也曾立志不再回來;就像曾在德國留學的我,也有想僥幸留在遠方的念頭。我承認,自己就是那大山裡的孩子,當看到山外不同風景的時候,也曾一時忘記了山内的景色。

又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從北京回來?”或“為什麼不移民海外?”我也常笑而不語。

雖說人往高處走,但人不能都往高處走,人的眼光不能總在高處,不能總盼着山外之山。世界上還有很多欠發達的地區和國度,需要更多的關愛與幫助,如果隻向往所謂“更好”的地方,這種心态是不平衡的。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到更發達的城市國家去,那麼我們的家鄉誰來建設?我們的祖國誰來報答?

如今的我不再追求那種虛無缥缈的生活,我相信,在任何地方,都能見證上帝的恩典,正如十年前我在遼大一樣。

十年,到底有多久,有多遠?人生,又能有幾回十年?而十年前的大學四年,又究竟在我的人生中留下多少值得追尋的回憶?我如童話世界的好奇女孩,重返記憶森林,撥開迷霧,找尋那最真切的思念。一路的似曾相似,一路的欣慰感慨,一路的不舍不悔。原來十年并不漫長,也不遙遠。

如果說,人生就是我們手中的書、腳下的路、身邊的人。那麼,我曾經生活學習過的每一個地方都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如今,我的身上一定有遼大在十年前留給我的氣質,那不僅是因習得德語、鑽研文學而生發的嚴謹與細膩,不僅是對母校對老師對集體的深情與眷戀,更是對人生抉擇的堅定與無悔,對生命所擁有的一切的珍視與感激,對家鄉故土的認同、歸屬、責任與使命。

還記得大三時,外教Antje Holzhauer女士要回德國了,臨别之際,我用稚嫩的德語為她做了一首含其名字的臧頭詩,如今,我願把這首詩獻給我最親愛的母校,願每個遼大學子無論身在何方都能不忘初心、不忘家鄉;更願母校遼甯大學能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出更強的力量!

 

   

 


Alles von dir,                                               

Nicht vergessen wird;

Tag für Tag,

Jahr für Jahr.

Egal Nähe oder Ferne,

Hoffen wir dir alles Gute;

Ob heute oder morgen,

Lieben wir dich für immer.

Zum Wohl und zum Wiedersehen,

Heimat liegt immer nahe.

Andenken an die vergangenen Jahre,

Und niemand findet schade;

Erinnerung und ewige Liebe,

Rund um dich und uns alle.

(詩句首字母組成外教名字:Antje Holzhauer

 

(漢語譯文)

一切于你,

不曾忘記;

日複一日,

年又一年。

無論天涯咫尺,

祝你諸事如意;

不論今朝明日,

愛你永不止息。

願珍重願重逢,

家鄉就在身旁。

追覓往昔,

無人有悔;

回憶深愛,

永随同在。

 

 

姓名:安芷儀

年級:2008

專業:德語

 

打印    收藏
已是首條
下一條:我是遼大人,欲圓遼大夢
關閉窗口

Copyright@:太阳网集团8722-2138com太阳集团·版权所有  地址: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南大街58号
電話:024-62602335  郵編:110136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