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0日19時,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詹成教授應邀,通過在線會議平台為我院師生做了題為“專業口譯的理念、實踐與論文寫作”的主題講座。本次講座是太阳网集团8722“蒲華講壇”系列學術講座第三期,由院長劉熠教授主持。
專家簡介
詹成教授是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曾擔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副院長兼MTl教育中心主任。
系世界口譯最高行業組織——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 (AIIC) 在華南地區的唯一會員,也是世界譯聯(FIT)和國家人社部認證的同聲傳譯員,有20年國際會議口譯工作經驗,為千餘場次國際會議提供同聲傳譯,為近百位中外領導人和商界領袖擔任譯員。是中國翻譯協會口譯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廣東省翻譯協會理事、廣東省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翻譯專業分委員會副主任。
2004年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村/殘奧村村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同志的專職譯員,圓滿完成奧運會/殘奧會工作後,被授予“中國翻譯事業優秀貢獻獎”。2012年被評為廣州十大傑出青年;2014年榮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四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
出版《政治場域中口譯員的調控角色》等四部專著,在Interpreting、《外語界》、《中國翻譯》、《 上海翻譯》等國内外期刊上發表近40篇論文,編寫了十部國家級規劃教程,是國家級精品課程“英語口譯 (課程系列)”主講教師和國家級教學團隊核心成員。
詹教授本次講座從口譯的理念入手,分析口譯實踐的基本問題和由此形成的研究課題,并結合MTI論文實際案例,對學生的論文選題、立意和撰寫過程給出一定的建議。
首先,詹教授從口譯的本質以及定義入手,帶大家明确口筆譯的區别,簡單介紹口譯的類型。詹教授指出了口譯研究的八大維度,即媒介、場域、模态、語言(文化)、話語、參與者、譯員、問題,提出口譯的關注點應從“如何譯”轉向“作為一種行為,口譯如何适應人們運用一切方式所能實現的有效溝通。”接下來,詹教授提出了MTI口譯論文的基本特點及論文類型,着重在值得探讨的難點和研究的相關理論方面給予了寶貴的見解與意見,并舉出論文實際案例,總結出現的問題。最後,詹教授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對策與建議,使外國語學院師生對如何進行MTI口譯論文寫作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