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院概況  機構設置  師資隊伍  黨建工會  學生專欄  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院快訊  資料下載  校友家園 
遼大故事
 遼大故事 
 校友風采 
校友家園
當前位置: 首頁>>校友家園>>遼大故事>>正文
 
遼大是我的母親
2018-09-12     (點擊: )

   一九六二年高考結束後,我們一行同學被錄取到了遼甯大學外語系。遼大以她博大的胸懷迎接我們的到來。她用無形的雙手像母親般地撫愛、關心着我們,而且不讓她的任何一位子女受到傷害,不讓任何一個子女掉隊。

    一九六六年夏天,正當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洶湧而來之時,我們遼大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沈陽皇姑區流行傷寒,我校共有九名學生不幸感染,我是其中之一。當時我一連發燒好幾天,在同學的陪同下去了醫院。經過檢查,确診我患了副傷寒,直接就進行了隔離,送往市傳染病院,醫院随即派人來學校進行了消毒。到了傳染病院傷寒病房,還碰到了同系高年級的一名男同學,我這才知道這次患病的不止我一個(其餘幾個患病的同學不知去了哪家醫院)。由于就醫及時、治療精心,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一個多月後出院了。但出院不久,又再次發燒,傷寒又複發了。這次沒有去傳染病院,就住在學校醫院的普通病房裡。當時校醫院是一個二層小樓,我住在一樓,二樓是隔離病房(住的是肺結核病人),因為有一個同班女同學住在二樓,我常去找她玩。醫生再三囑咐我不要去二樓,因為當時我的抵抗力低,易被傳染。我沒有重視,不久不幸也查出了結核,也就搬去了二樓。當時雖然是文革期間,社會秩序比較混亂,但醫生們仍然堅守崗位,兢兢業業,照顧着每位病患。醫院有單獨的廚房小竈,為我們增強營養,每天安心地修養、服藥,我也在逐漸地恢複健康。後來大串聯開始了,有同學得到了兩張去成都的火車票,給我送來一張,邀我一起去成都。我很興奮,當時就想去,可是主治醫生不同意,提出了兩點理由:一,我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去了也許就難回來了;二,因是傳染病,不能随便去公共場所。我就聽從了醫生的建議,沒有輕率行動。多虧了醫生的精心治療和看護,虛弱的我後來得以康複。在我這一段重病期間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這些天之驕子受到黨和人民的無比關愛,真是幸運!聯想到我自幼(九歲)喪母,老父親和哥哥姐姐都在千裡之外,照顧不上我。可我在這個大家庭裡,得到了家庭的溫暖,學校就是慈祥的母親,同學就是兄弟姐妹。住院期間,看病不用自己花一分錢,全部免費;為了加強營養,學校在生活上額外給予補貼;親親的同學們常來看望、安慰……所以将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給了我新的生命!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遼大就像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不光是我,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她的關懷,沐浴在她陽光般的母愛中。在遼大(具體身在外語系),我們在設施較齊全的教學條件中,在輔導員老師的正确引導下,在任課老師嘔心瀝血的教導下,在一個班風純正的班集體(英語67.1班)的熏陶中,度過了歡樂的青年時代,身心健康地成長!多年來遼大外語系為國家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真正是桃李滿天下!畢業後,當年我們一起入校的同學多數走上了教書育人的工作崗位,以我們的所長服務社會。我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幸福的家庭,退休後又趕上了好時代,現在生活安定,晚年充實,我很滿足。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我感恩遼大,感恩遼大外語系,在遼大的七年将使我終生難忘!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但我們将不忘學校母親的教誨,一定要保持晚節,做個好公民,為社會做貢獻,讓遼大母親為她的兒女們感到欣慰和自豪!

  

 

姓名馬樹元

年級: 1962

所學專業:英語

 

 

 

 

打印    收藏
上一條:難忘母校情
下一條:遼大民兵 勇做先鋒
關閉窗口

Copyright@:太阳网集团8722-2138com太阳集团·版权所有  地址: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南大街58号
電話:024-62602335  郵編:110136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