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似水,似水年華。至今工作已滿十年的我,每每面對一屆又一屆的新生新面孔,腦海中總會憶起曾經的自己亦是如何懷着激動與懵懂的心情步入了大學的校園,也曾追憶往昔,追憶短短7年在校時光(本科4年+研究生3年)的青春年華。在母校遼甯大學即将迎來建校70周年之際,那些在母校經曆過的那些年那些事,曆曆在目,仿如昨天。
元旦做客老師家
2000年9月,滿懷着激動與喜悅,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太阳网集团8722(遼陽校區),和大多數高校新生一樣,我們一同經曆了學期初的軍訓期,國慶十一長假期,為期兩個多月的上課期,緊接着迎來了2001年的元旦。臨近期末,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雖然異常思念父母和家人,但是我們都選擇留在了學校,大家一起共度元旦。這時,班長帶來了一則令人高興的消息:“今天晚上,陳光老師邀請我們全班學生去家裡做客!”陳光老師---一位退休後因熱愛日語教育事業,依然留在日語教學第一線的老師,一位溫潤儒雅、學問深厚的老師,在這個喜慶節日的夜晚,因愛子留學海外,把一個父親、一個教師的愛深深地給了我們全體同學。陳老師的家,幹淨整潔,到處透着學問的氣息。在這裡,陳老師退去了課堂的沉着嚴肅,夫妻二人微笑着與我們聊着家常,探讨人生。我們也不再如課堂般小心翼翼,彼此放松了心情,品嘗着美味的食品,欣賞着有趣的電視節目,三五成群地或玩着撲克牌或打着遊戲。在這寒冷的冬日,室内溫暖如春,陳老師夫妻二人的愛心與體貼也溫暖了所有2000級日語一班的學子,讓我們從内心深處體會到了陳老師濃濃師恩,忘卻了思鄉情懷。
外教招待品咖喱
2002年7月,曆時兩年的基礎日語學習結束了,也意味着遼陽——沈陽校區2+2制本科學習的前半部分結束了。我們懷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遼陽校區的外國語學院,踏入了新的校址---遼甯大學沈陽校區(即崇山校區),開啟了新的學習征程。我們又像新入學的大一新生一樣,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前行。大三這一年,日語外教課程增加了許多,我們首先與石井老師結下了緊密的師生情緣。石井老師,一位喜歡中國,同時熱衷于中國日語教育事業的日本人外教。課上,兢兢業業、嚴謹認真。課後,幽默風趣、和藹可親,總說喜歡漢語卻又完全不會說漢語。石井老師犧牲了很多自己的寶貴時間投入到日語的教育事業中,例如早上,7點30分準時到校,給我們播放錄制的日語新聞類節目。畫面的同步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提高日語聽說能力。晚上,接待不斷有問題而前來拜訪的學生,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提供建議。而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招待我們一起品嘗咖喱飯。那是我們剛來沈陽校區不久,為了迎接我們日語兩個班級的近50名學生,石井老師提議:“晚上一起吃咖喱飯吧!地點在學生三食堂。”地點定在食堂是因為學生衆多,僅石井老師的公寓難以容納,故選在了地點寬闊的食堂。下午課程剛剛結束,我們就奔往了三食堂,翹首以待石井老師的到來。果然,晚餐時間還未到,石井老師端着備好的咖喱緩步而來。遠遠望去,一位老人攜帶着傾注其滿滿愛心的咖喱微笑而至,那一幕令我們感動不已,久難忘懷。
面對老師零距離
2003年,SARS的疫情恐慌席卷了東北地區,遼甯大學也不可避免地短時間内實行了封閉校園乃至封閉宿舍的措施。封閉期間,禁止外出,每天早上定時測量體溫。而封閉期間的食物都由學校統一提供配送,測量體溫的工作則由任課老師擔任。封閉宿舍幾天,隻能在宿舍活動,可以說無聊至極。但是由于每天早上各位老師的如約而至,使得我們沒有感到絲毫的恐慌與難過,反而有種體驗另類生活的新鮮感。還記得那一天早上7點30分未到,已經松散習慣的我們六個人大多數都在床上尚未起來,突然傳來室友的驚呼聲:“王老師來了!”那一刻,震驚無比,既有老師竟然來得如此早的意料之外,又有對自己還未起來的強烈不安。大家都以生平自己最快的速度起床,王老師也已經踏入了宿舍門内。原來是王晶老師,一位課上端莊嚴肅、知性優雅的老師,一位要求嚴格、不苟言笑的老師。這一刻,知性優雅仍在,卻退去了平時的端莊嚴肅,帶着白色的口罩,眉眼彎彎,言語中帶着濃濃的笑意:“都起來啦!”那一刻讓我們覺得,原來老師也和我們身邊人一樣,除卻老師的身份外,老師也是一位女性,也是一位母親。
文學造詣令人佩
2004年6月,我們終于迎來了畢業季。2004年9月,我又如願以償地步入了研究生階段。研究生課程中,王晶老師的“日本女性文學發展史”,任衛平老師的“日本文學概論”,于麗萍老師的“翻譯理論與實踐”,張萬夫老師的“日本語言學概論”,陳光老師的“松尾芭蕉俳諧問題研究”,蘆英順老師的“日語詞彙學”等等課程讓我們體會到了日語語言文學的廣袤與深奧,受益匪淺。而讓我們産生極大佩服與難以企及之感的則是劉立善老師的學問之深,知識之廣。劉立善老師給我們講解的是“日本文藝美學”。衆所周知,日本古代不斷地學習并吸取中國的各方面文化,當然包括古典詩詞、文化等。而我們度過了本科四年日語專業的時光後,曾經的古典詩詞與中國古典文化也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淺薄,雖然期間也偶爾略有涉及,但也遠遠達不到信手拈來之度。故,當劉立善老師在課上大量引用美麗、美好之古典詩詞,諸如“春江潮水如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等經典名句時,一種莫大的差距感油然而生。時至今日,每每回憶至此,都有一種頗為汗顔的感覺。
當然,從遼陽校區搬往沈陽校區時同學間的互助;一人生病住院,其他同學紛紛探病的情誼;一起參加遼甯大學蒲河校區奠基儀式時的自豪;畢業典禮時的激動與散夥飯時的傷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彙聚成了遼大似水年華的點點滴滴。此外,遼甯大學銀杏林,樹蕙亭等也成為了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美景。值此遼甯大學即将迎來建校70周年之際,想由衷地說一聲:感謝你,我的母校!我愛你,遼大!
姓名:尹偉
年級:2000級
專業:日語(本科)